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解放思想、凝聚共識、先行先試,奮力實施“五個三”戰略部署,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大局已定、布局已成、氣勢已起。
堅定推進轉型,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省市重點工程完成投資266.9億元,完成率117.5%。攜手富士康打造“世界光谷”,全力推動煤層氣增儲上產,基本建成南村鑄造產業園一期,開工建設巴公園區“造氣島”,光機電、煤層氣、冶鑄、化工行業分別增長16.6%、14.2%、28.4%和8.9%。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王莽嶺、皇城相府等大景區建設扎實推進,大陽古鎮、炎帝陵榮膺4A級景區,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部分路段竣工通車,成功舉辦太行古堡國際論壇、太行山文化旅游節、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游招商活動,旅游總收入和接待人次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協同城鄉發展,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深化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扎實推進“點供用地雙平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狠抓“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戶改廁、垃圾分類等工作,出臺實施鄉鎮“三農”考核辦法,農村發展活力動力進一步增強。積極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加快推進老城更新與保護,“兩路”即將通車,“兩街”“兩河”進展順利,“兩會”“兩園”全面啟動,南大街立面改造基本完成。丹河新城建設全面啟動,編制完成金村起步區控制性詳規,總投資219億元的45個項目開工建設。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區17條道路建成通車,10座新建人行天橋全部投入使用,“三洗六見一紅旗”活動深入開展,城市品質不斷提升。構建立體化交通體系,太鄭高鐵開始鋪軌,陽蟒高速全線貫通,晉城至濟源城際公交開通運營,太行山機場選址正式獲批,通往中原城市群的門戶城市和對接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作用更加凸顯。
聚力改革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扎實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強力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全面落實民營經濟“30條”,深入實施“236”行動計劃,培育小升規企業60家。出臺支持科技創新政策,與省內外大專院校聯合成立了一批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家。在全省投資促進系統首家實施“三化三制”改革。實現縣縣有開發區,出臺“18+8”政策,開發區正成為推動晉城率先發展的強力引擎!
堅持精準發力,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認真整改落實省委巡視組反饋問題,扎實開展“回頭看”,圓滿完成省定減貧任務。狠抓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及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全市工業企業“技防”設施全覆蓋。構建“河長+河長助理+巡河員”工作模式,9個國、省考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政府債務率和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全省最低。
傾力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大力實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工程,技能培訓4萬多人。新改建幼兒園13所,建設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38所。晉城一中教育集團南嶺愛物學校組建開學,晉城三中、五中和晉城中專搬入新校區,綜合實踐基地投入運營,丹河新城教育園區奠基開工。清華、北大裸分錄取人數全省第一?h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深入推進,市醫院易址擴建項目開工建設,沁水、陽城通過國家衛生縣城評估驗收。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等標準穩步提高。新開工棚改住房4157套,建成保障性安居房6435套。完成清潔取暖改造7.51萬戶。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榮獲“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琺華器獲稱“山西三寶”之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推進,信訪形勢持續向好,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全市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16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連續六屆榮獲山西省雙擁模范城,連續八年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排名全省第一!
持續轉變職能,政府效能不斷提升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落實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晉城市村莊規劃建設條例》和《晉城市城市綠化條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26件、政協委員提案506件。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榮獲全國12345政府服務熱線先鋒獎、中國信息化示范實踐獎等榮譽。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狠抓落實,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加快實現“五個三”戰略部署的重大突破,奮力奪取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堅持轉型為綱,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做優“兩只翅膀”。今年煤層氣方面投資45.5億元,新增產能12.3億立方米、產量6.7億立方米。舉辦煤層氣(晉城)國際論壇,加快建設“一樞紐三基地一中心”,力爭年內建成山西(晉城)煤層氣交易中心。與富士康合作打造“世界光谷”,加快中船重工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二期、長征動力三元鋰電池一期等項目建設,推動愛馳汽車甲醇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生產項目落地。
強化“三足鼎立”。加快巴公園區“造氣島”建設步伐,啟動北留-周村工業園“造氣島”建設。抓好晉豐煤化工技改項目,推動蘭花己內酰胺技改項目建成投產。推動南村鑄造產業園一期投產達效,支持愛司凱3D打印中心項目盡快投產。晉鋼智造產業園一期年底達產。加快王莽嶺5A級景區創建步伐,完成錫崖溝提升改造。“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10月份全線通車。制定鄉村旅游示范村市級標準。辦好全國性康養大會、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游招商等重大活動。
提升現代服務業。抓好蘭花、藍遠、均和等綜合物流園區和棲菁園、隆順鑫等農貿物流園區建設,加快中通快遞項目落地。創建金融支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動一批企業在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對接鄭州商品交易所在我市設立甲醇(尿素)期貨交割庫。實施“企業上云”專項,加快實施“1183”工程,著力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
堅持項目為王,著力促進經濟穩健發展
堅持改革為要,著力激發轉型動力活力
推進煤炭走“減、優、綠”之路,完成60萬噸以下煤礦減量重組。全力抓好能耗“雙控”以及煤炭減量消費目標管控。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
推動市縣兩級向開發區充分授權,人權、財權、事權全部下放到位,實行市場化競爭、目標化管理、績效化考核。全面實現開發區一般工業項目“全承諾、無審批、拿地即可開工”。全市開發區和園區年內建成5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
強化市國投公司資本投資運營功能,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高國有資本運營質量與效率。強化國有資本監管。完善國有企業考核評價體系,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積極推進混改、國有資本退出和市場出清各項工作。推動蘭花集團體制機制改革方案落地,加快天澤集團上市步伐。
全力創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市,深入實施民營企業“236”行動,抓好30個民營企業龍頭項目建設,培育45家“小升規”企業和3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化與德國GIZ等專業機構合作。統籌抓好其他各項改革,確保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堅持創新為上,著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繼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倍增計劃,今年達到68家。加快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孵化,新增10家市級“星創天地”和3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加大R&D經費投入強度,建立中小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
加快山西“智創城5號”建設。圍繞光機電全產業鏈發展,推動晉城市光機電產業研究院、山西大學晉城光電信息產業研究院實質性運作,東京大學石川研究室晉城納米光機電研發中心盡快落地。支持中北大學晉城先進材料與智能裝備研究院開展科技研發,推動太原理工大學晉城新材料研究院盡快落地,啟動鑄造產品研發創新中心和交易中心建設。
實行“一人一策”,引進各類高精尖人才和專家團隊。培養、用好本土技能型人才,推動產教融合。深化重點領域科研和人事制度改革,吸引更多人才來我市就業創業、創新創造。
堅持擴大開放,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鐵路方面,完成太鄭高鐵晉城段及站房、站前廣場等配套設施建設,丹河快線“1+3”11月底前通車。公路方面,國道342改線工程年內建成通車,加快推進國道207長治至陵川段升級改造和晉陽高速拓寬改造工程,力爭晉城東南過境高速、晉陽至陽蟒高速連接線、晉城至陽城一級路、國道208長治司馬至高平劉莊段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機場方面,爭取將晉城機場列入國家航空布局和民航“十四五”規劃。力爭空港新區年內開工。加快推進陽城通用機場建設。
實施對外貿易主體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晉城片區的申報設立工作。拓展蘭花保稅物流中心功能,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加強與周邊城市的緊密協作,加強與央企和省屬大型企業的合作,積極爭取一批國家和省級戰略布局項目落地晉城。在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晉城擔當。
堅持“兩同步”目標,著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統籌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強化扶貧資金管理,抓好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專項整治。堅持“一摘四不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落實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和精準管控、機動車輛污染管控、揚塵綜合治理、冬季清潔取暖、燃煤管控、鍋爐綜合整治、露天焚燒和噴涂管控、餐飲油煙管理、重點區域環境污染整治、重污染天氣應對“十大任務”,完善組織領導、有獎舉報、部門聯動、信息化管控、源頭管控、工作承諾、督查巡查、經費保障、宣傳引導、追責問責“十項機制”。堅持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黑臭水、污廢水“五水同治”,全面打贏碧水保衛戰。加快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進工業固廢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穩妥化解一批非法集資陳案積案,堅決打擊網絡傳銷、電信網絡詐騙。抓好森林防火及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健全應急指揮體系。統籌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房地產領域風險防控等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堅持一體化推進,著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級
全力推進丹河新城建設,重點鋪開城鄉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保障性住房、電網續建、商貿會展等五大類54個項目,完成“三縱四橫”主干道路、丹河流域生態治理提升、五谷山公園等16個項目。
重點抓好十項工作:一是實施主城區19條道路建設改造工程,中原街改造及地下綜合管廊、七岔口連通、太行路中段等10條道路建成通車,瑞豐路、上輦街等4條街道完成提升改造,建設北路延伸、古書院街等5條道路開工建設。二是完成老城“五個二”和十宗地塊回遷樓主體工程,加快歷史文化遺跡提升改造。三是加快推進“兩館六中心”建設。四是完成東南新區學校建設工程,9月份投入使用。五是完成市人民醫院易址擴建主體工程。六是基本建成第三水廠。七是加快推進陽電至市區集中供熱工程。八是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九是加快推進晉城東500千伏輸變電項目。十是新(改)建一批公共廁所。
堅持城鄉融合,著力推動鄉村振興
全面落實市委推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的27條政策,重點建設6個特色產業聯盟和22個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區,打造“藥食同源、康養晉城”品牌。
6月底前完成全市星級村創建認定工作。完成5萬座改廁任務;窘ǔ赊r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啟動運行99個垃圾中轉站,新(改)建“四好農村路”635公里。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開展第三屆最美鄉村和村莊清潔行動“百村”評選。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長效機制。
加快農村“四塊地”改革,統籌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3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完成466個行政村撤并任務。
堅持生態優先,著力建設美麗晉城
持續加大生態修復治理力度。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契機,實施一批生態修復工程。完成39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加大采煤沉陷區、工礦廢棄地等生態修復治理力度。完善“河長制”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沁河、丹河等河道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推動主城區河道實現清水復流。
扎實推進國土綠化。積極推行“林長制”,完成國省營造林1.6萬畝,加快中幼林撫育進度,加強未成林管護。實施天然林保護植被恢復工程。抓好高速公路、重點國省道沿線綠化。加強重點鄉村園林綠化工作,集中連片建設生態園林村。持續推進環城生態圈、城市河流水系綠網和城市道路綠網建設。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線的劃定和落地,編制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制度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機制,嚴格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堅持民生為本,著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深入開展“人人持證、技能社會”暨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深化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
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4483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800套
完成5.3萬戶清潔取暖改造任務
建設改造41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
新改建10所幼兒園,扶持認定16所普惠性幼兒園
試點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
加快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推進醫防融合
舉辦“首屆中國琺華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
在市區建設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19塊
在各縣(市、區)建設社會足球場地10塊以上
積極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深入開展“三零”單位創建
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
確保今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今年要辦好的10件民生實事
1、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0萬人
2、對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農戶進行補助
3、對農村旱廁改造實施獎補
4、實現主城區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全覆蓋
5、在主城區新改建10座人行天橋
6、在主城區改建提升智能停車位1萬個
7、在主城區新建綜合便民服務場所10處
8、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定時免費或低收費對外開放
9、實施中小學校(幼兒園)安防提升工程
10、實施“大數據”惠民應用工程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始終加強政治建設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決貫徹中央大政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決落實市委各項決定。
始終堅持依法行政
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職,把政府各項工作都納入法治化軌道。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水平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察、司法、審計、社會和輿論監督,虛心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進一步拓寬與群眾溝通協商的渠道,不斷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始終做到擔當干事
以擔當履行使命,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敢于聚焦矛盾,勇于直面問題,以創新的思維和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以實干踐行宗旨,多干群眾所想所愿、所急所盼的事情,多干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事情,多干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事情;以履責詮釋初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強化執行力、落實力,腳踏實地的干,雷厲風行的干,擲地有聲的干,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
始終提升服務效能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依托“一云一網一中心”,強化政務數據管理。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推動營商環境繼續領跑全省,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加快完善市縣一體的政務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優化審管銜接機制,推動更多事項“全程網辦”“一次不用跑”,加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始終保持清正廉潔
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自律準則。加強對公共權力、公共資金、公共資源的監管。全體政府公務人員要始終加強道德修養,筑牢防線、守住底線、遠離紅線,坦誠做人、踏實干事,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形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必須向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圓滿收官“十三五”是我們必須向人民交付的歷史答卷。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把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狠抓落實作為制勝之要、決勝之策,說到做到、干就干成,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