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玨
秋日上午,暖陽正好。收拾完鍋碗瓢盆,40歲的趙粉勤梳洗打扮一番后,就出門上班去了。
今年是趙粉勤嫁到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的第十九個年頭,從二層樓房到三層洋房,從公公一人工作到全家人工作,村里不斷完善的保障體系,讓她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雖然生活在農村,但趙粉勤十分滿足,甚至有點驕傲!拔覀兇宓穆泛涂h城的一樣寬,家家戶戶都有汽車,村里干凈整潔,還建有垃圾處理中心,一點衛生死角都沒有。最重要的是,村里沒有一個閑人,都是‘工薪階層’!壁w粉勤高興地說。
誰也不會知道,趙粉勤口中的皇城村40年前的樣子:隱藏于太行山深處無人知曉,人均純收入不足60元,村民經常食不果腹。
改革開放以后,依靠得天獨厚的地下煤礦資源,皇城村賺取了集體經濟帶來的“第一桶金”。
然而,有限的煤礦資源、日益縮小的礦區面積,讓皇城村村委班子意識到:必須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調整產業結構,從地下到地上,將挖資源變為“挖文化”,他們將目光瞄準了康熙皇帝曾經到訪過的陳廷敬故居——皇城相府。舉村搬遷、古跡維護、旅游開發,歷時3年多,皇城相府發生蛻變,成為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
“為了讓全體村民充分享受到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村黨委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一套既能調動村民積極性、又能讓村民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标柍强h北留鎮皇城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曉拴說,在初次分配時,注重效率,采取工資、獎金、股金分紅相結合的辦法,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一律實行“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二次分配則體現公平原則,把村集體的可支配收入分為三塊,除了擴大再生產之外,全部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和增加村民收入。
趙粉勤一家將村里拆遷置換的三層樓房,騰出來5間,開起了家庭旅館!耙咔橹,經常是節假日連床位都預訂不上,村里的旅館都住滿了,很多游客不得不去鎮上或者縣城住!壁w粉勤說。
“村集體每年給每個村民供應糧油、肉、蛋、菜等價值8000余元的各類生活補貼!标悤运┱f。同時,村里建有高標準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和衛生所,以及休閑廣場、農民公園、運動場、圖書室和老年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
不斷發展壯大的集體經濟,改善了全村人居環境,也更加完善了村里的各項基礎設施。但周邊的郭峪村、史山村、溝底村、大橋村四村挨著皇城村,卻因產業轉型不成功,發展陷入困境。
“一村富了不算富,帶動周邊村莊走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标悤运┱f。2018年,皇城村與周邊四村簽訂了“五村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系統整合周邊旅游資源,構建五村旅游產業聯盟,形成“1+4”連片發展的“大旅游”格局。
從一村獨秀到五村抱團發展,從煤炭起家,到煤炭、旅游、制藥、制酒“四大產業”多點開花,如今的皇城村,吸引了幾千名外地人在此工作和生活,原先僅有800人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座擁有5000多人的美麗鄉村;食谴宕迕衲昃杖脒_到了6萬元,還帶動2000多名周邊村民進入景區工作,3000多名周邊村民從事旅游相關行業。
(原載10月20日《光明日報》)